目录
试验·研究
煤岩体结构组分特性及应力损伤机制研究邵栋梁;王方田;1-8
多级加卸载下层理裂隙煤体瓦斯渗流轴向效应及应用岑培山;田坤云;魏二剑;刘松;毕寸光;9-14
煤的表面自由能随瓦斯抽采的变化规律凡永鹏;霍中刚;赵晶;舒龙勇;孙峰;穆永亮;15-20
煤层群分层水力压裂与多层综合压裂增透效果对比研究冯仁俊;21-28
超声雾化降尘装置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王飞;任鹏;闫晶晶;高亚斌;李子文;贺志宏;刘振明;29-34
贫煤氧化燃烧热效应及热动力学参数研究邓军;刘乐;王彩萍;任立峰;白祖锦;35-41
风量对独头掘进巷道中部顶板火灾影响研究张军亮;范鹏宏;秦毅;张学亮;42-48
麦秆纤维增强矿井隔热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张逍;辛嵩;刘尚校;骆伟;49-53
动压巷道两帮煤体刚度劣化对顶板变形的影响张智敏;康天合;54-59
深部岩巷锚喷支护技术参数确定与试验研究郑冬杰;孙庆润;60-65
黄土沟壑地貌下综放开采覆岩结构稳定性研究秦喜文;杨秀宇;巨文涛;66-72
应用·创新
基于后倾斜高抽巷为主体的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初采期瓦斯综合治理张利军;张东鹏;张天明;罗仁俊;张超;宋一帆;杨胜强;73-77
马必东区块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工艺优化与应用李宗源;倪小明;石延霞;霍丽芬;李佳峰;张少勇;78-83
高突矿井地质异常体快速精细探测技术温亨聪;李学臣;温英明;84-88+96
厚煤层双重卸压采动覆岩裂隙分布特征及卸压瓦斯抽采技术刘超;孙宝强;李树刚;张超;薛俊华;李鑫;范富槐;89-96
深埋巷道过高水压断层控制对策研究张小兵;潘夏辉;97-105
特厚煤层孤岛工作面全煤巷道锚索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陈可夯;王朋飞;翟黎伟;106-114
浅埋煤层巷道过沟探查及治理技术杨帆;姬中奎;薛小渊;张池;任智智;罗安昆;杨柳;高幸;常宝天;115-120
深部煤层采空区下巷道支护技术方保明;121-127
设计·开发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煤矿危险气体巡检系统孟广瑞;杨闯;128-13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层级故障自诊断技术黄伟;陈瑶;华月存;孙超;133-13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接入工业互联网关键设备研究丁远;138-141
低功耗精确定位语音对讲信息矿灯设计戴剑波;142-146
阈值自调节与抗干扰矿用开停传感器研制纪亚强;郝叶军;王璐;蒋泽;147-152
基于深度学习的矿井无线网络流量预测研究王跃文;常琳;李鸣;153-158+164
矿井提升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构建与应用张涵;王峰;159-164
冲击载荷下救生舱缩比模型模拟验证罗浩舜;窦宏莺;戴震;李志强;165-171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宁煤公司煤矿协同调度平台徐正国;徐华龙;172-176
分析·探讨
陈四楼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王伟;陈培红;刘德成;177-182
基于“U”型下行通风的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数值模拟研究张增辉;薛彦平;183-187+193
长壁工作面开采上行裂隙混合型裂纹扩展机理曹健;高斌;黄庆享;188-193
基于地音监测的工作面开切眼期间冲击危险性评价邢麟楠;194-198+206
风沙滩地区中深埋厚煤层综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实测研究谢晓深;侯恩科;王双明;刘峰;谢永利;陈真;马越;白坤;199-206
浅埋硬煤巷道煤体破坏特征与控制机理蒋威;207-213
工作面布置方式对沟谷区采动斜坡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研究路琦;吕义清;刘志辉;214-218+228
淋水条件下弱胶结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与支护技术郝明;潘夏辉;张勃阳;219-228
屯兰煤矿厚煤层沿空留巷充填体上方顶板稳定性控制研究曹俊文;229-234
稀湿废石土边坡的堆排方法及稳定性研究孙世国;邓王倩;韦寒波;方晓楠;管涛;肖剑;235-239
双回撤通道综采工作面末采段覆岩运动特征与控制杨继元;朱磊;240-246
监察·管理
铁煤集团敬老院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对策陈立杰;孙家贺;赵骞;247-250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的瓦斯异常涌出风险防控体系研究张立志;施式亮;251-255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刘具;梁跃强;程坤;王猛;郜明明;刘占宇;256-260
2005—2019年我国煤矿重大及以上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生产对策研究张俊文;杨虹霞;261-264
《煤矿安全》2021年总目次
265-272
《煤矿安全》投稿指南
273